中医体质辨识仪未病人群资料分析
通过对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治未病人群及所属社康辖区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仪调查,总结深圳地区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其偏颇体质的形成原因,为该市治未病人群提出针对性的个体健康指导,为制定该市体质偏颇人群的治未病相关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到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体质辨识门诊就诊的治未病人群及医院辖区所属社康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中医四诊和问卷调查,结合中医综合诊断仪,使用中医体质辨识仪软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仪。
偏颇体质占84。28%,平和质占15。72%;偏颇体质中,阳虚质人数最多(30。11%),其次依次为湿热质(13。43%)、气虚质(12。64%)、气郁质(8。69%)、血瘀质(6。06%)、痰湿质(5。97%)、特禀质(3。95%)、阴虚质(3。42%)。结论: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体质类型,实施个体化的中医养生保健和健康管理措施。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体质调养是中医治未病的一个重要原则[1].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由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共同形成的。在体质与发病的关系上,每种体质都有其不同的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有不同的发病倾向。因此,进行体质辨识,掌握人群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判断疾病在不同个体或群体中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早期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行更有效的个体化养生保健和健康管理,这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思想。为此,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自2015年3月起,对就诊患者进行了体质辨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治未病人群及医院所属社康辖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排除有精神疾患或不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自我评价者,不能配合完成中医四诊检查者,拒绝填写体质调查问卷者。最终获得有效调查对象1139例。
1。2研究方法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9 年发布的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的分型标准: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特禀质共九种体质[3],其中平和质为正常质,其他为偏颇质。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中医医师对门诊、社康调查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相关培训,要求调查人员有一定中医专业背景,了解中医体质辨识仪调查问卷,能为调查对象释疑。调查人员对每名研究对象进行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后请研究对象自行填写或由有中医背景的调查员询问填写中医体质辨识仪调查问卷。对于门诊就诊人群,由门诊医师结合四诊,采用中医综合诊断仪采集资料,社区居民则由调查人员综合四 诊 资 料 和 问 卷 结果,录入数据,经中医体质辨识仪软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体质辨识结果,给出个体化的体质保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