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仪对儿童的综合性服务
目前,儿童保健工作不仅仅停留于称体重、量身高以及听心肺等一般检查上,而是将体格检查、早期教育、疾病预防、营养干预及健康宣教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小儿的中医体质一直是中医研究的重点内容。小儿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后天各类外在因素和自身调节基础上生成的一种阴阳消长特殊状态[1]。伴随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治未病”这一预防保健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中医体质学说就是该思想的主要体现,给儿童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仪有助于其日后健康发育和疾病防治[2]。本文就儿童保健中中医体质辨识仪的应用效果开展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本社区2019.01-2019.12共198例常住儿童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中99例纳入对照组,余下99例纳入观察组,2组男女比例分别为54:45、56:43;年龄分别为1-14岁、1-12岁,均值分别为(6.25±2.38)岁、(6.12±2.40)岁;体质量分别为7.5-52.6kg、7.0-54.2kg,均值分别为(25.46±10.32)kg、(25.50±9.68)kg。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未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仪,仅予以常规体检及健康指导,在儿童保健中观察到体弱儿后做好登记建册工作同时开展管理,指导家长给儿童进行铁剂、维生素、叶酸及钙剂补充,予以喂养指导及随访等。
观察组于对照组前提下加以中医体质辨识仪,主要分成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以及异禀质七种分型。后结合儿童中医体质分型制定相应保健方案和措施:(1)平和质:通过平补平泻法对其捏脊和足三里等穴位开展按摩;选择有益气健脾效果的食物开展饮食调养。(2)气虚质:选择四君子汤开展调理;通过补法对捏脊、摩腹、按揉肾俞及足三里穴,将白术以及黄芪打粉,加入醋调敷足三里开展穴位敷贴;选择有益气补脾效果的食物开展饮食调养。(3)阳虚质:选择温肾健脾补中益气汤加减开展调理;通过补法对百会、足三里及脾俞穴开展按摩;将吴茱萸研制成粉,加入醋调敷神阙开展穴位贴敷;选择性质偏热和有升阳效果的食物开展饮食调养。(4)痰湿质:选择六君子汤开展调理;通过泻法对摩腹、三阴交及足三里开展按摩;将厚朴、苍术打粉,加入醋调敷足三里开展穴位敷贴;选择有祛湿、健脾、醒胃和化痰效果的食物开展饮食调养,避免摄入甜食。(5)湿热质:选择藿朴三仁汤加味开展调理;通过泻法对摩腹、阴陵泉以及足三里开展按摩;将白术、山栀打粉,加入醋调敷足三里开展穴位敷贴;选择性质寒凉,有泻肠热以及清胃火效果的食物开展饮食调养;(6)阴虚质:选择六味地黄汤开展调理;通过补法对太溪、肾俞以及涌泉穴开展按摩;将五味子打粉,加入醋调敷足三里开展穴位敷贴;选择滋阴补肾、有清虚火效果的食物开展饮食调养。(7)异禀质:对捏脊以及足三里等穴位开展按揉;注意饮食,避免摄入过敏食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佝偻病、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质分类辨识于儿童健康发育和疾病防治中有着重要作用。儿童体质是在先天及后天因素的影响下生成的个体特征,对体质开展合理分类能发现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提早进行干预,防止各类疾病出现,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3]。
中学上历来就存在“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正确认知到儿童体质,有助于诊断与治疗,充分体现出治病求本原则[4]。不同体质类型决定了不同的疾病治疗原则,若能在辨证及辨病前提下,辨别儿童体质后用药,于生活起居方面结合儿童体质开展护养,对增强其体质,减少其发病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5]。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佝偻病、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说明中医体质辨识仪的开展能有效预防各类疾病出现。考虑原因可能是于儿童的保健体系中加入了体质辨识内容,就儿童体质类型开展辨别后制定出个体化的保健方案并加以实施,包含中药调理、穴位按摩、穴位贴敷以及饮食调养等,能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体质,减少各类疾病出现,实现“未病先防”的目的。此外,家长也积极参加到儿童保健工作中,家长参与度与遵医行为得以提升,能为改善儿童体质、降低其患病机率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总之,儿童保健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仪能预防各类疾病出现,确保其健康成长,值得推广。